
这次波兰真的有点蒙圈。可以说是“跳得越高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,摔得越狠”的真实写照。
9月28日,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动大规模空袭,弹道并不挑剔,恰好把波兰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厨房天花板击穿。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弗龙斯基赶紧出来安抚,说损失不大、不会影响工作。这种轻描淡写的姿态,与平日里一副硬汉样子相比,显得格外耐人寻味。
要说这是纯粹的意外吗?恐怕连三岁的小孩都难以相信。时间往前推16天——9月12日,波兰突然宣布全面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,连中欧班列这条经济大动脉也一刀切断。官方给出的理由是“应对俄白联合军演”和“国家安全受威胁”,但明眼人都能看出,波兰这是在冲着俄罗斯的软肋踩一脚:中欧班列一断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贸易通道立刻瘫痪,日损失可能达到数以亿计。
展开剩余69%更绝的是,波兰还顺势驱逐白俄罗斯外交官、在白俄边境增兵,甚至关闭俄驻克拉科夫领事馆。这一整套动作,打得好像自己才是北约对俄“总指挥”。结果呢?俄罗斯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——28日的空袭中,俄军动用40多枚导弹和600架无人机,对基辅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密集疯狂轰炸。就在如此高强度的火力下,波兰大使馆的厨房居然成了“精准打击”的幸运目标。
如果这真是误炸,倒不如说是普京改行做慈善也更可信了。其实,俄罗斯这套做法,在国际上并不陌生。它被称作“强制性外交”,也就是打你一拳,但不让你有借口跟我拼命。打什么、打到哪里、打到什么程度,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。用一枚小威力的炮弹击中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象征意义、但人员损伤很小的目标,就是给对方一个明确信号:我知道是谁挑起事端,我盯上你了,这只是警告,下一次就不一定这么简单。
再者,俄方官媒此前就警告过“波兰自找麻烦”,梅德韦杰夫也直言“波兰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”。如今导弹落在使馆厨房,这无异于把“警告”钉在华沙的办公桌上。
讽刺的是,波兰在遭到袭击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召集北约开会,而是选择低调处理、自己找台阶下。此前那股“硬刚到底”的劲头,如今全被对方吞没。说到底,大国博弈从来不是街头打架,谁跳得太欢,谁就先吃亏。波兰原以为自己是北约的“抗俄先锋”,结果俄罗斯把它当成了“杀鸡儆猴”的那只鸡。
看来,出头鸟并非好当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